馬鈴薯 會東的又一優勢產業
會東縣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干濕季節分明,特別適宜馬鈴薯的種植和生長。
該縣抓住這一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優勢,在馬鈴薯上大做文章。一是引進薯形好、產量高、品質優的會—2號、涼薯14等九個脫毒馬鈴薯品種進行網室生產,逐步淘汰本地老品種。二是狠抓200畝脫毒薯原種擴繁和9個鄉1100畝一級良種繁育、10個鄉11500畝二級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為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打下堅實基礎。三是改革原始耕作方式,推行高箱壟作、地膜覆蓋等科學的耕作技術。四是大膽探索,利用大春種植茬口在二半山區進行小春馬鈴薯試種,并獲得成功。
小春馬鈴薯種植的成功,不僅為農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好路子,也為該縣小春作物的種植結構調整尋找到了一個好模式。為了不斷鞏固和擴大這一成果的價值,引導農民們進入市場,變產品為商品,縣農業科技人員抓住時機,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在紅果鄉和高寒地區的野租等馬鈴薯主產區相繼成立了6個“馬鈴薯生產銷售協會”,使馬鈴薯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該縣繼烤煙、甘蔗、蠶桑后崛起的又一優勢產業。
到2008年,會東縣馬鈴薯種植面積已達12.255萬畝,在金沙江沿岸、大橋河、參魚河流域和高寒山區的野租等地區都建立了穩固的、有規模的馬鈴薯生產基地,每一個季節都有鮮薯上市。其鮮薯遠銷成都、武漢、貴陽、昆明、西昌、攀枝花等多個城市,受到了遠近客商的一致喜愛。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