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涼山州網首頁 > 涼山資訊 > 涼山生活 >  彝文輸入計算機:開啟彝文信息化處理新時代

彝文輸入計算機:開啟彝文信息化處理新時代

文章編輯:涼山州網(www.tokensetting.com)  時間:2015-05-24 08:08:53 瀏覽:   【】【】【

...

彝文輸入計算機:開啟彝文信息化處理新時代貴州民族報記者 劉興祥“彝文輸入計算機,為彝文古籍整理和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平臺,今后,只要運用這套軟件,就能實現彝文古籍整理和彝族文字的信息處理和學習。”畢節學院彝學研究院院長、彝學專家王明貴日前介紹彝文輸入計算機軟件時說。這也是由畢節學院承擔的“古彝文字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項目研究取得的一項重要科研成果。

“古彝文字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畢節市獲得的首個國家級課題“古彝文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于去年11月完成并通過評審。談到這個國家級的課題,王明貴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介紹,“古彝文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這個項目是由彝學研究院老專家陳英先生領銜申報,教育部和國家語委2005年立項的“民族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及信息化項目”中的一個課題,這是畢節學院首個國家課題,也是畢節地區(今畢節市)的首個國家課題。

他說,課題負責人是著名彝文研究專家陳英先生,他曾經參加過《增訂〈爨文叢刻〉》、《宇宙人文論》、《簡明彝漢字典》的編纂,參加主編《滇川黔桂彝文字典》;課題組成員有吳學軍、黃衛華、祿玉萍,都是對古彝文都有相當研究的專家;后來由于工作需要,又增加了吳勰、王俊、余舒、馬輝、羅紫元、陳興才等,他們都是碩士、博士以上學位,或者副教授以上職稱;也得到了畢節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黔楓、陳闖、林宏等專家,畢節學院許多在校的彝族學生;畢節地區彝文文獻翻譯研究中心羅德顯、陳大進;畢節地區民族研究所王世忠等有關專家的參與和支持。課題從2006年正式開始研究工作,期間得到貴州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辦公室,貴州省彝學會,畢節地委、行署,畢節地區民宗局,畢節學院等的資助和大力支持。通過5年多的艱苦工作,這個項目于去年11月通過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組織的專家組的結題驗收。

滇川黔桂四省區彝文統一之路艱難而曲折據了解,在這套彝文輸入計算機軟件中,有彝族文字5356個,這些常用字是從8萬多個古彝文字庫篩選出來的,要在浩如煙海的彝文古籍中選出這些常用字,難度可想而知。陳英向記者介紹了彝文字庫的收集和彝文統一的有關情況。

他說,彝族先民在創造和使用文字的時候,大家用字基本相同,隨著彝族人向各地遷徙,彝語出現方音方言差異,各地的彝族學者,習慣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語混用同音字書寫或抄書,而不同地方的讀者,又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語去釋讀、理解書中所記載的內容。各地的彝書中,有記載古代人、事、時、地、物的內容盡管相同,而各自釋讀理解總有差異,此外,有些彝字在彝族畢摩(經師)手寫過程中,隨意增減筆畫,改變字形,逐漸變成了一字多形。僅就滇、川、黔、桂彝文古籍中所寫“天、地、人”三個字而言,不同的“天”字有23個,“地”字有77個,“人字有30個。各地的彝文古籍中,不僅按方音口語混用同音字,還混用著多形字。這樣發展下來,形成“你的書我看不懂,我的書你讀不通。”這就是彝文古籍“書不同文”的癥結所在。

為此,滇川黔桂四省區于1992年成立了彝文協作組,隨即組織由滇川黔桂四省區有關單位派出的一批彝語文工作者集中在昆明,從研究彝語方音方言入手,就各地的彝文古籍中,選取符合造字原則而便于書寫、形體美觀的字,共同整理一套“固定字形、字義,各按方音念讀”的超方言通用彝文,編成滇川黔桂《彝文字典》,同時收集彝語各方言、土語區使用的全部彝文8萬余字,編成滇川黔桂《彝文字集》。前者作為整理各地彝文古籍和研究彝學各學科的工具書,后者作為全民族的字庫保存,這兩本書已于2001年和2004年由云南、四川、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這是西南四省區彝文協作的重大科研成果,它為彝文古籍整理和輸入計算機提供了參考依據。

“由于社會的、歷史的、地理的、方言等種種原因,彝文以同音假借字為用字的主要手段。滇川黔桂四省區彝族口語有六大方言二十五種土語,彝族先民們普遍混用同音字按自己的方言、土語撰寫或傳抄彝書,同一彝文而異體字多,一義多形的彝字大量存在。收集整理古彝字工作,是一項龐大而又高投入的系統工程。”彝學研究院副院長陳興才介紹。他說,在具體收集整理過程中,最為艱難之處在于需要多次邀請滇川黔桂四省區彝學專家在一段較長的時間中都聚集于畢節,不僅耗時,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尤其是對大量存在一義多形的古彝字,初步篩選出來后,反復對照經典彝文典籍,如《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物始紀略》等,經過專家反復多次討論,甚至辯論,在學術上不斷縮小分歧、逐步接近,實屬不易。

編撰超方言彝文字典為軟件提供基礎支撐王明貴指出,彝族先民曾經建立過盧夷國、羅甸國、南詔國、羅施國、自杞國等國家,有自己的語言、文字體系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但是,由于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彝族的居住格局是小聚居、大分散,口語上產生了差異,形成6大方言、25種土語,彝族先民們又有普遍混用同音字撰寫或傳抄彝書的習慣,傳抄者又往往各按自己的方言、土語書寫,因而造成同一彝文有許多異體字的情況,加上傳抄者各自的造字、改字,致使一義多形的字不斷增多,出現異體字較多的現象。為了全面、系統地深入整理、研究彝文古籍,弘揚優秀民族文化,逐步達到“書同文”的目標,“滇川黔桂四省區彝文協作組”在組織整理一套超方言彝文的基礎上,組織編纂超方言《彝文字典》,為此確定了“固定字形字義,各按方言念讀”的原則,使其作為一部工具書的作用得到最好的發揮,能夠普遍使用。王明貴說,受“滇川黔桂四省區彝文協作組”的書面委托,畢節學院彝學研究院陳英老先生主持《彝文字典》的增訂工作,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完成,正在尋求出書資金。這部《彝文字典》增訂本是作為“古彝文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的支撐成果,將使用新開發的軟件成果來出書,其意義非同一般,在古彝文整理的計算機開發上是劃時代的跨越。

5363個古彝文已基本滿足古彝文學習和文字處理需要對于輸入計算機的這5363個常用字有哪些特點,如果輸入計算機,這些字能否滿足正常的學習彝文和出版的需要等問題,畢節學院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黃衛華介紹了這套軟件的性能和特點。

他說,畢節學院彝學研究院研發的這套古彝文計算機輸入軟件和選用的5000多古彝文字,其特點有:一是在滇川黔桂彝文協作組組長、云南省彝學會會長馬立三先生授權委托下,在原滇川黔桂《彝文字典》的基礎上,由原字典業務主編陳英研究員再次組織滇川黔桂古彝文專家在畢節學院彝學研究院研究修訂的,所選用的古彝文字有廣泛的包容性和普遍的適用性;二是研制的這套軟件和所選用的4000多古彝文字完全遵從古彝文的書寫規律和構字規律,有很嚴謹的科學性;三是所選用4000多古彝文字是從古至今仍在彝文古籍中、滇川黔桂和全國廣大彝族同胞中使用的活的民族文字,有其廣泛使用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因此,古彝文計算機輸入軟件和所選用的古彝文字能在全國彝族同胞中能很好推廣使用;四是該項目為國家相關部門對古彝文項目的首個立項,對今后古彝文信息化建設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此項項目的立項和項目的順利結題對今后古彝文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現在用來研制輸入法的5000多古彝文字,應該說基本能夠滿足對古彝文學習和文字信息處理的需要,但對出版和研究來說還應再增加少數生僻字、異體字,使其更能適應現代社會條件下對彝文信息化處理的需要;我們已使用了研制出的古彝文輸入法進行《彝文字典》(增訂本)的古彝文計算機錄入,完全能在Word文檔和文本文檔上使用,但由于古彝文輸法是由畢節學院彝學研究院和學校信息化管理中心的相關研究人員在借用其他國際區位碼進行研制的,因此,在桌面上進行古彝文信息處理時需要反復進行切換,個別選字框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但這些小問題并不防礙對這套輸入法的使用,通過研究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古彝文計算機輸入法將會更加完善,古彝文輸入法的推廣使用必將在廣大彝區經濟文化建設中產生積極的作用。

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是課題取得成功的關鍵項目的成功結題,除了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和攻關外,和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也是分不開的。陳興才介紹,古彝文信息化工作,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工作,它對于彝族傳統歷史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可以說,沒有古彝文的信息化,也就沒有古彝文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在“古彝文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也飽含了滇川黔桂彝學專家們大量的心血。自2004年4月滇川黔桂彝文協作組首次委托畢節學院彝學研究院就《彝文字典》進行彝字和義項增補,建立古彝文計算機字庫后,2005年10月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王鐵琨副司長到我校檢查和指導彝文信息化工作;省民委副主任劉暉、徐飛,副巡視員覃邵英和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辦公室的同志先后到畢節學院對彝文信息化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2007年3月和7月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所、中科院、西南民族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兩次到畢節學院召開了全國傳統彝文國際標準編碼研討會,并對“古彝文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項目的研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教育部語信司、國家信息化標準委員會等國家有關部委給予了該項目的研究必要的項目研究經費支持,特別是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貴州省彝學會會長祿文斌、貴州省人大副主任顧久等領導多次親臨畢節學院檢查和指導古彝文信息化工作,并多方協調、籌措研究經費,為學院完成“古彝文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件”項目的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畢節市委、市政府,畢節市民宗委,畢節學院也對該項目的研制給予了經費上鼎力支持,滇川黔桂四省區的彝學專家們,云南省彝學會、貴州省彝學會、畢節市彝學會、畢節市彝文文獻翻譯研究中心、畢節市民族研究所等地和單位的彝學專家們為該項目的研制和《彝文字典》(增訂本)的編纂付出了的辛勤的勞動,特別是畢節學院黨委書記陳永祥、院長張學立對此項目的立項、研究、爭取和解決研究經費、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工作等花費了大量心血。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

涼山州網公眾號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

涼山州土蜂蜜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Copyright ©2008-2021 www.tokensetting.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

川公網安備 5134250200001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操日本美女|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痴女系列88| 午夜影院在线视频|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香蕉大战欧美在线看黑人|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你懂的手机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人妖|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97午夜理伦片在线影院|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五十路六十路绝顶交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办公室震动揉弄求求你|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直播|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99国产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中中文|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视频完整版| 免费一级毛片清高播放|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视频无需下载|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痴汉の电梯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