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 機場路現死豬 3天處理上百頭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在西昌市西鄉鄉老機場路上,隨處可見死豬尸體,其惡臭讓人窒息。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3天時間內,就有上百頭死豬被丟在老機場路上。而附近,三百村村民往老機場路上拋死豬的情況早已屢見不鮮。由于三百村村民的養殖方式落后,生豬很容易生病。出現病死豬后,雖然無公害化處理病死豬可以領到一定的補貼,但由于領取補貼的手續繁瑣,村民隨意拋棄死豬現象屢禁不止。
連日來,西昌市西鄉鄉三百村民兵連長付先平與他的民兵巡邏隊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晚上蹲點逮亂扔死豬的村民,白天掩埋發現的死豬,已經成為他們的工作常態。
“照這樣下去,我們也吃不消了。”從9月8至9月10日,3天時間里,付先平等人就共發現并無公害化處理死豬100余頭。而這100余頭丟棄在路邊、田野里的死豬也因此成為了市民關注的焦點!
現場: 廢棄機場成拋死豬最佳地 9月10日,有網友發微博稱,在西昌市西鄉鄉老機場路上隨處可見死豬,其惡臭讓人窒息。
9月11日,記者前往事發地了解情況。西鄉鄉三百村二組村民李瑋金告訴記者,他跑電三輪客運很多年了,每天都要從老機場路過7、8趟,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實在不愿載客途經此路,原因是這條路附近死豬太多,每每經過,那種惡臭味熏得人頭昏腦漲,實在難以前行。
據李瑋金介紹,老機場路上拋死豬是早已見慣不驚的事情,只是前幾天數量特別多,上百頭大大小小的死豬遍布在路邊、田野,十分恐怖。好在村上得知此事后,迅速安排人對這些死豬進行了挖坑掩埋,目前,路邊已經基本見不到死豬的影子了。
隨后在李瑋金的帶領下,記者進入三百村了解情況,途經團結河路段,路邊有部分死豬只是稍微用土掩蓋,露出土的部分死尸已經腐爛,蚊蠅密布,兩公里的路段上,陣陣惡臭讓人作嘔。
“越往里走,死豬越多!”指著一大片長有一人多高雜草的荒蕪地,三百村五組組長李林告訴記者,五組境內有20余畝的荒地,之前是民航局所有,2014年已經被政府收儲。因這片土地荒蕪時間太久,周圍數里都沒有村民居住,因此這里成為村民們拋死豬的最佳地。一頭頭死豬被拋在荒地內,周圍雜草叢生不易察覺,只有死豬腐爛后臭味彌漫,村組干部才能循跡對其進行處理。
撥開過人高的野草,記者發現有的地方堆堆白骨,李林說估計都是半年前丟的死豬,近日來,村組干部已經組織人對三百村境內展開了拉網式排查,一旦發現死豬,立即進行無公害化深埋,即便是化成了白骨也要處理。
調查: 村民養殖方式落后,病豬多 這么多的死豬來源于哪里?又是誰將它們拋之荒野的?
“就來源于三百村啊,這些死豬都是本村村民丟出來的。”記者走訪了部分三百村村民,對于“丟死豬”事件,大家深惡痛絕。
據三百村村主任程崇江介紹,一直以來,三百村都是西鄉鄉的養豬大村,遇上生豬行情好的時候,該村一年有1萬頭左右的出欄豬,就是生豬行情低迷,一年出欄5千頭也是沒問題的。
在三百村,養豬雖然是大多數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村民養豬的方式和管理水平仍然處于比較落后狀況,基本是在自家房前屋后搭一個豬圈,少的幾十頭,多的上百頭養殖。這種落后的養殖方式容易發生疫病,加之出現病死豬后村民法律意識淡薄,隨意拋棄死豬現象一直比較嚴重。對此,村上多次召集養殖戶召開嚴禁亂拋死豬專題會議,向村民宣傳無公害化處理病死豬政府有一定的補貼政策,并出臺了重金獎勵舉報亂拋死豬者的辦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為此,村上只有加大巡邏力度,一邊逮拋棄死豬者,一邊處理已經拋棄在路邊的死豬。 補貼不好領,豬死了紛紛丟掉三百村一組養殖戶朱育平家現有存欄生豬300余頭,年出欄肉豬1000余頭,與其余村民相比,他在三百村算比較大的生豬養殖戶了。
對于生豬養殖戶來說,養殖過程中出現病死豬是在所難免的事情,那么朱育平一家又是如何處理病死豬的呢?
“我們的豬管理得好,數年不會出現病死豬,更不會將病死豬拋在村子里。”朱育平說,他們家的豬仔主要是從冕寧進貨,豬仔購進6個月內出現意外死亡,銷售方負責對死豬進行回收并向當地保險公司進行索賠,最后自己也能分到部分賠償款。因此,他們家不會拋棄病死豬。
朱育平說,也聽說過養殖戶出現病死豬后在離水源地較遠的地方挖坑深埋,政府會每頭給予20元錢的無公害處理補貼。但是領取補貼的手續繁瑣,得至少拍三張死豬耳標照片、挖坑照片、深埋照片上報獸醫站經核實后才能領取補貼。許多村民嫌麻煩,也不在乎那點補貼,因此隨意拋死豬現象屢禁不絕。
其實村民亂拋病死豬還有一主要原因,那就是所養生豬不能購買生豬養殖險。如果有了生豬養殖險,為了獲得更多的賠付,村民自然不會隨意亂拋病死豬了。
思考: 死豬亂丟的背后, 是生豬養殖險的缺失為何養豬村的豬不能購買生豬養殖險呢?隨后,記者走訪了幾家生豬養殖戶,他們都說不知道具體原因,之前養殖戶都是把保險費交給獸醫站幫其辦理保險的,但后來獸醫站又把各家各戶的保險費退還給大家了。
“西鄉鄉三百村多數生豬養殖戶至今還是用潲水養豬,這種養殖方式不符合保險公司的相關保險條款。”據西昌市畜牧局動監站李健介紹,保險公司只承保健康養殖的生豬,“潲水豬”不在其保險范圍,因此許多養殖戶想買保險卻買不到。
“其實,‘潲水豬’比飼料喂養的豬更容易發生疫病,特別今年西昌氣候比較反常,持續雨水后氣溫陡然增高容易引發生豬疫情,這也是今年三百村死豬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的一大原因。”李健說,對于無公害化處理病死豬補貼,國家規定是每頭80元。
“只有引導村民健康養豬,才能杜絕村民亂拋死豬!”西鄉鄉鄉長郭仁偉說,西鄉鄉是西昌市的養殖大鄉,但長期以來,絕大多數養殖戶都是散養戶,其養殖水平落后低下,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很弱,更是難以形成規模和品牌。
近年來,西鄉鄉已經逐漸在走生態養殖、健康養殖的路子。目前,該鄉已經有生態養牛、生態養雞的成功經驗。接下來,準備通過加大對專業合作社的引導和扶持在全鄉推廣生態豬養殖,發展訂單養豬。今后西鄉鄉的“生態豬”、“健康豬”一旦形成品牌,其市場銷售價格比普通豬肉價格要高,農民養豬的收入也會是現在的數倍。這樣既降低了農民的養殖風險,又提高了農民的養殖效益,村民亂拋死豬現象有望能杜絕。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