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鹽源”花5000萬打造一級客運中心
近年來,全力建設“幸福鹽源、產業鹽源、暢通鹽源、美麗鹽源”,是鹽源縣委、縣政府審視縣情,在決戰脫貧攻堅、致力轉型跨越之際創新性提出的建設目標。為實現“暢通鹽源”“美麗鹽源”的建設目標,以項目推動建設,鹽源縣在創新謀發展過程中,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以大格局、大手筆的方式著力進行縣城風貌打造和美麗縣城建設。鹽源縣客運中心站的興建就屬于“暢通鹽源”“美麗鹽源”的建設大項目之一,也是2017年鹽源縣上半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之一。
修建中的客運中心站坐落于瀘沽湖大道東段。鹽源縣汽車站相關負責人曾月會告訴記者,為了提升鹽源縣的旅游檔次,凸顯鹽源區位優勢,極大化地提升現代化運輸能力,并且讓項目建設“一步到位”,鹽源縣客運中心站檔次、規模和西昌西客站同屬一個級別,按照一級站的站別等級進行規劃建設。鹽源縣客運中心站投入資金4989萬元以上,占地59畝,設計發車位20個,建成后,年度平均日旅客發送量1萬人次以上。
據介紹,目前縣城客運站所發送客車覆蓋全縣境內31個鄉鎮127條農村客運班線以及西昌、攀枝花、寧蒗縣、木里、米易、鹽邊6條長途線路,實際日發送旅客量9800人次。鹽源縣還擬開通至成都、昆明、麗江、香格里拉、亞丁等長途客運線路,開通后將大量增加客運發送量,光是在建鹽源縣客運中心站,就將達到旅客最高聚集人數1000人,年度平均日旅客發送量1萬人次以上的高效運作能力。
齊全的設施設備
漢唐風格造型美觀大氣
鹽源縣客運中心站主體建筑采用的是漢唐建筑元素,為四層,一層為售票大廳及候車大廳等車站功能空間,設置有候車大廳、售票用房、站務用房、服務用房、行包用房等功能區域;二三四層設計為靈活復合功能(可商業、可辦公),以提高建筑使用率與收益率。各樓層之間既功能分區明確、相互獨立,又充分考慮了相互間的聯系;同時充分考慮經濟型和舒適性,除滿足房間的具體使用功能外,處處體現對人的關懷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車站外觀造型設計上配合鹽源縣新區片區風貌控制,結合現代化的實用功能,融入漢唐建筑元素。建筑造型大氣簡潔,外立面局部使用浮雕的形式融入民族元素,體現鹽源本土文化。建筑挑檐深遠,可有效起到遮陽作用。車站功能結合車站設計新標準,設計嚴謹,流線順暢,使用便利。
據介紹,在車站建筑的室內外空間布置上,依據生態建筑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景觀、地形和地貌等,在規劃和單體設計中予以利用,并且將做上一些屋頂花園、立體綠化等,室外空間的設計尺度和色彩上與室內空間設計有機融合,以求特色突出,高端大氣。
源于涼山新聞網